深化学习教育 调研集思广益
4月25日,为深化学习教育,调研集思广益,以“提振消费见行动 服务人民好生活”为主题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第十三次兼职副会长座谈会在浙江诸暨召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张崇和出席会议并讲话。座谈会由中国轻工联党委副书记王世成主持。中国轻工联领导杜同和、徐祥楠、何烨、刘江毅、李玉中、郭永新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兼职副会长杨晓京、姜风、梁梅、闫卫民、杜雅正、刘挺、张九魁、张金泽、于学军,兼职副会长单位领导王琦、张红、李培松、王磊光、浦永祥、孙瑞勇、冯澜围绕会议主题,结合行业发展形势,交流探讨提振消费,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建议。
杨晓京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
扩政策、优标准、强协同 巩固缝机强国地位。
缝制机械兼具装备及消费品双重属性,促进缝制机械消费、普及行业创新成果、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一直是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工作的重要抓手。围绕“两新”政策开展宣贯引导,坚定行业信心。制修订绿色、智能、适老化相关国家标准,驱动产品迭代升级。对标国家“三品”战略,遴选发布创新产品。联合兄弟协会举办智能化装备研讨会及行业峰会。组织海外参展及市场调研,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全行业目前正致力于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完善和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从而实现行业生产力系统跃升,在全球构筑全方位的竞争优势,巩固缝机强国地位。
姜风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
办好AWE展会,实现消费提振与行业升级。
当前,促消费是政府核心任务,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积极响应,依托AWE展会推动家电以旧换新。AWE以“AI科技 AI生活”为主题,展示AI与家电深度融合趋势,推动产业升级和用户体验提升。展会落实“首发经济”政策,企业首发新品,消费者体验后对中高端、绿色节能产品认知加深,换新欲望增强。目前,全国以旧换新家电销量超1亿台,90%为能效1级产品。未来,协会将继续通过展会平台,结合线下体验与线上购物,加速新品推广,激活首发经济,助力行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
梁梅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理事长
多措并举破解行业发展难题,助力消费市场升级。
近年来,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在促进消费、应对关税问题、推动行业发展及解决标准难题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协会配合工信部推动推车和儿童安全座椅列入以旧换新名录,助力消费升级;同时,多次呼吁美国政府履行WTO玩具零关税约定,为行业出口创造有利环境。在展会创新方面,协会紧跟B2B向B2C趋势,今年10月在上海玩具和授权展期间举办IP创意品质生活节,结合上海之夏消费季,在展馆及购物中心打造IP产品消费季,提升消费质量。此外,授权展突破展会限制,全年与其他行业协会及知名展览会合作,宣传授权对制造业的赋能价值,分享成功案例,助力企业提升产品差异化和品牌影响力。
闫卫民
中国糖业协会理事长
为绿色轻工、品质轻工、智慧轻工贡献食糖力量。
中国糖业协会立足“端稳人民糖罐子”使命,以科技赋能、消费引导、产业升级为核心,扎实推进绿色轻工、品质轻工、智慧轻工建设。今年制糖期有望达到1100万吨,实现增产。目前,《中国糖业“十五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的编制工作已接近尾声。协会以培育发展行业新质生产力为根本出发点,牢牢抓住科技推动行业发展的主线,研提“十五五”我国糖业科技发展思路,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食糖产业体系建设,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升级,加快传统产业转型。
杜雅正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理事长
强化政企沟通,积极应对挑战。
2024年,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稳健发展,产量达1635万吨,同比增长3.5%;销售额1515亿元,增长2.0%;出口额40.3亿美元,增长1.8%。这一成绩得益于食品工业的稳定增长和加工食品比重的提升。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积极服务行业,与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等部门建立良好沟通机制,为法规、标准制定提供合理建议,促进行业与政策协调发展。面对美国关税等挑战,行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健康食品配料发展,促进食品工业向营养、健康转型;深化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加速升级;加强天然食品添加剂研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积极拓展东盟和“一带一路”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为食品工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刘挺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院长
创新消费场景,培育消费增长点。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及本次座谈会精神,聚焦行业难题,创新消费场景,挖掘消费增长潜力。今年初我国主导发布了全球首个互联家庭机器人性能标准,助力中国智能家居技术融入全球创新链,赢得国际高度关注。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将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与“健康家居”两大方向发力,在健康食品、健康家居等领域深化布局,贴合民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2024年,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华东分院在浙江慈溪产业集群基地挂牌“中国轻工业健康家居检验检测中心”及“中国轻工业微生物及毒理检验检测中心”,借助这一平台,研究院将加快智能、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八大轻工建设注入动力。
张九魁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
四维攻坚,“焙”稳增长、“烤”出新质效。
2024年,我国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3372家,主营业务收入5576.73亿元,同比增长5%,利润总额353.74亿元,增长1.04%,出口交货值195.43亿元,增长9.25%,呈现“量增利缓”态势。行业在稳增长的同时,面临标准法规调整、数字化转型滞后及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法规政策宣贯、行业调研及企业诉求维护;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夯实行业增长基础;贯彻“三品战略”,促进“焙烤+”全产业链融合;完善职业技能竞赛和等级评价,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畅通人才流动通道。通过“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张金泽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
中国饮料行业“量收双增” 多元路径激活消费新活力。
2024年,我国饮料行业总产量达1.88亿吨,同比增长7.5%,营业收入5348亿元,增长4.8%,实现“量收双增”。面对国际贸易摩擦与消费升级挑战,中国饮料协会以“提振消费、服务民生”为主线,推出四项举措:一是深挖市场潜力,化解出口风险,加速内销布局,推动柑橘汁等品类抢占国内市场;二是聚焦细分赛道,建设柑橘汁产业集群,探索多元化产品开发,推动果蔬汁产业转型升级;三是争取财税支持,申请延续广告费税前扣除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广“营养健康饮品”理念,建立饮料与质量安全科教中心,组织公益活动,树立行业正面形象,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于学军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长
制定六项务实举措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生物发酵产业为食品、轻工、医药等提供优质原料,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围绕“稳增长、强技术、保安全”目标,推出六项举措:一是编制“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二是规范市场秩序,破除恶性竞争;三是突破技术壁垒,攻关“三新”食品、酶制剂等“卡脖子”产品;四是深化产学研融合,加快技术成果落地;五是践行大食物观,推进微生物蛋白、饲用氨基酸研发,保障蛋白原料安全;六是推动绿色转型,加强酶制剂在造纸、纺织等领域的应用,助力传统行业绿色发展,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王琦
中国酒业协会执行理事长
以创新与传承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双循环”格局下,中国酒业协会聚焦五大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创新驱动,提升产品附加值,强化产业链协同;二是文化赋能,培育国酒品牌,加速中国酒文化国际传播;三是绿色发展,完善标准体系,推广清洁生产,力争2030年实现能耗与排放“双降”;四是拓展国际市场,深化国际合作,提升中国酒全球影响力;五是践行社会责任,倡导理性饮酒,构建和谐产业生态。协会布局数字转型、国际对标和低碳发展三大战略,建设酒业大数据中心,推动标准国际化,制定碳中和行动方案,明确减排目标,助力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张红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会长
以创新与传承破局行业下行压力。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倡导以创新激活消费新动能、以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以需求深化“工艺美术+生活”。一方面,通过设计创新、技术赋能、跨界融合,实现工美核心生命力传承与创新的融合;另一方面,助力品牌双线发力,国内升级展贸,国际加强文化输出,推动中国工美技艺“走出去”;最后,倡导开发实用型产品,构建绿色标准体系,服务人民生活。
李培松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五措并举以设计创新激活消费新动能。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围绕“提振消费见行动 服务人民好生活”主题,提出五项举措:一是打造国际设计高地,发起“苏州环球科学公园(筹)国际设计竞赛”,吸引全球顶尖团队。二是推动政策衔接,参与编制新文件,聚焦设计提升产品价值与培育新消费品牌。三是优化分支机构布局,强化现有机构协作,筹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分支。四是强化标准引领,制定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交互设计规范,抢占智慧消费先机。五是激活青年创意,增设“企业命题赛道”,联合五粮液集团发起白酒包装设计挑战,推动优秀方案落地,赋能产业与消费升级。
王磊光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稳外贸促创新,塑强产业韧性。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围绕“提振消费、服务民生”目标,提出三大核心举措。一是正本清源,重塑行业认知。针对塑料制品污名化,强化正面宣传,展示其在航空航天、食品包装、家用电器、汽车、建筑节能等领域的关键应用,推广可降解塑料、再生塑料产业化案例,普及科学治理路径,引导理性认知。二是内外协同,拓展市场空间。联合轻工协会搭建产业链对接平台,助力企业开拓新领域;组织企业参观国际展会,提升中国塑料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三是技术突围,应对贸易壁垒。组织企业赴国际知名企业考察交流,学习先进技术,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浦永祥
中国眼镜协会副理事长
聚焦民生需求,服务全民视觉健康。
中国眼镜协会以高品质产品、规范化服务、透明化价格保障民生福祉,助力全民视觉健康和生活质量提升。协会通过调研与座谈,深入了解行业现状,致力于建立“全生命周期眼健康服务生态”,将专业能力转化为公共价值。在标准建设方面,积极申报并推进多项国家标准、团体标准及外文版,做好新发布标准的宣贯工作,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同时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提升国际影响力。在人才培养上,举办全国验光与配镜职业技能竞赛,培养技术能手,推进职业能力评价工作,2024年完成1800人次评价,2025年计划更新评价题库。在展会服务领域,高质量举办上海、北京眼镜展,支持区域性展会,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会,拓展“展会+”服务模式,促进行业交流合作。在公益活动方面,开展“爱眼护眼”专项公益及关爱青少年视力健康活动,树立行业社会责任形象。
孙瑞勇
中国乐器协会专职副理事长
六维共振奏响消费提振强音。
中国乐器协会每年开展全行业调研,“问需于企”“问计于企”,分析数据为企业提供建议。2024年,乐器行业十大发展趋势:需求温和复苏,传统与数码共进;电子乐器崛起,音乐活动助推消费;全年龄段需求明显,中产兴趣提升;高端市场四化同步,线上线下融合;制造与艺培协同,学乐器回归本源。协会提出“六个务实”总思路,即增强产业发展信心、市场把控能力、政策运用水平、创新调整主动性、应对措施力度及协会服务效果。2025年是行业“创新调整年”,聚焦“创新、智造,人才、新质”,推动产业链调整与跨界创新,兼顾传统乐器升级和数智乐器拓展,以理念、品质、科技、展会、演艺、服务引领消费。协会呼吁各行业打破壁垒,开展大轻工领域泛合作,实现共赢共促发展。
冯澜
中国自行车协会代表
在以旧换新利好政策推动下,行业稳中有进、开年向好。
去年,中国自行车行业生产总体平稳、盈利能力稳定、出口筑底企稳,行业展现出较强韧性。受“骑行热”带动,2024年上半年国内中高端运动自行车消费大增,自主品牌中高档产品销售增长20%,后需求回归常态。国际知名品牌加速布局中国市场,竞赛型自行车进口量同比增12.5%。电动自行车中高端车型占比19.1%,智能化、时尚化产品提升用户体验。2024年4月部署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业积极响应,30家骨干企业通过《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审核,其他企业踊跃申报第三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