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主任钟发平出席新材料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

2023-10-20 来源:

跨学科协创新,全球储能破局的“中国答案”

1821d663a2579f2475b1cb891e89418.jpg

2023年10月17-18日,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主办的新材料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京举行。此次研讨会以“加强新材料科技创新,推动材料强国建设”为主题,来自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工业和信息化部、科研院所以及材料行业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并重点围绕先进储能材料研发与产业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如何推进新材料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出席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杨关林出席会议并代表主办方致辞。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组织部部长邓蓉玲主持会议。

储能发展存在“桎梏”

全球对“双碳”以及能源转型问题的重视,促使新能源发展站在“聚光灯”下,储能作为其中关键一环,迎来重大机遇期。但另一方面,储能正陷入自身发展的“桎梏”之中,我国储能关键材料进口依赖度较高,目前锂资源有将近70%依赖进口,价格干扰因素较多,容易对产业链造成强烈冲击;其次,环保、能耗问题突出,在储能材料的采、选、冶、化、回收等环节和过程,存在高污染、高能耗、高碳排放问题;再次,资金压力成为储能产业向前一步面临的现实问题,储能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领域,需要大量资金展开铺设。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主任钟发平在研讨会上指出,我国储能产业同时面临着成本、安全性、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协同”成为关键词

在研讨会期间,“协同”成为备受瞩目的关键词,也被认为是突破储能产业“桎梏”的重要抓手。

钟发平在会上表示,“只有站在产业发展的全局思考,开展跨学科交叉创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集群联合体创新、国家科研平台引领创新,争取政策组合拳创新扶持,产业联合体创新基金赋能,才能高效、高质破解全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和梗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fdda50a4131899acb76c5bc760dffdd.jpg


在当前储能攻坚的关键时期,依托国家和产业科研平台的优势,促进产业协同、技术融合、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更有利于集中力量快速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技术。

储能破局势在必行

如今,在绿色、低碳产业转型引领下,储能行业开始由研发示范向产业化转型,智能化制造升级成为储能产业孵化的“催化剂”。政产学研各界都在积极寻找储能技术突破口。

与会专家呼吁,聚焦储能材料及大储能产业发展面临的多元挑战,鼓励有条件的产学研机构组建紧密型产业创新联合体和优势产业集群,集中力量突破行业卡脖子关键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产业高端供应链分工。加快建立储能材料的绿色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立储能材料绿色产品、绿色工厂、智能制造的技术标准体系;注重数字化、绿色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电池的安全、可持续和竞争性,将我国储能材料产业的规模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技术优势。

大时代、大机遇、大转型将至,在全球能源市场深刻调整的关键期,在储能万亿蓝海赛道中,世界储能产业离不开中国智慧,期待着“中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