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和会长谈学习十九大精神体会

2017-11-03 来源:中国食品报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轻工系统认真学习掌握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多方式多手段开展学习,在轻工系统掀起了一场学习热潮。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张崇和认为,十九大报告高举旗帜、立论定向,把握大势、总揽全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总设计、总定向、总指引,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起了新的历史坐标,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真理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引,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回顾了五年来国家发展建设辉煌成就,令人振奋。展望未来五年,更加信心满怀。张崇和表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令人鼓舞、催人奋进。通过学习大会精神,坚定了我干好轻工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结合轻工系统的实际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张崇和指出,应从三方面学习、了解、掌握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切实把贯彻十九大精神转变为推动行业系统前进的新动力。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张崇和说,十九大刚刚胜利闭幕。我们要牢牢把握十九大主题,认真学习领会大会精神实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轻工行业的同志们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新矛盾、新思想”
    新时代——中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张崇和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巨大进步和发展感触深刻。他表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张崇和说,过去五年轻工系统取得的成绩,最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联合会将结合宣贯十九大精神,引导大家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尤其是核心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十九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中国轻工业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的这一论断,张崇和说,十九大报告对我们所处的时代作出了一个正确、科学的判断,明确指出我们现在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面关于基本方略的提出、基本任务的确定、基本要求的提出等,都是建立在对时代的正确判断基础上。我们要自觉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推动轻工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新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张崇和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对当前社会发展存在矛盾的准确判断,为推动解决轻工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指明了方向。
    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张崇和表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张崇和表示,要加快轻工业发展,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和论述。
    张崇和说,从轻工系统来看,面临的矛盾也非常突出。轻工业正处在发展阶段转变、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依然严峻。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资源要素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面临深度调整,重塑轻工业竞争新优势刻不容缓。虽然国际金融危机过去多年,但世界经济依然在艰难复苏。我国轻工系统面临国内国外双重挑战。轻工业作为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稳定增长,有效改善供给结构和实现转型升级的任务艰巨而繁重。从行业内部看,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轻工业迈向中高端迫在眉睫,供给结构要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
    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张崇和说,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新思想的阐述,去深入体会总书记讲到的“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基于“新时代”的判断,也应该有“新理论”。过去五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张崇和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判断,是“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个新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等基本问题也作出了明确回答。
    张崇和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轻工系统各项工作,必须坚定以这一重要思想为统领。我们要切实抓好学习培训,抓好宣传宣讲,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轻工行业党员干部的头脑。
    关心行业 关爱民生
    作为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轻工系统工作者,张崇和对习近平总书记关爱民生的感触尤为深刻。在接受采访时,张崇和一再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整个报告中都体现了对民生的关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舌尖上的安全直接关系13亿多人的民生。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近两年的抽检结果显示,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样品抽检合格率稳中有升。与此同时,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不容忽视。
    一直关注食品安全的张崇和说,目前,群众的诉求已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放心。作为生产食品的轻工行业和企业,首要是保证食品安全。确保食品安全,一方面要严管,制定最严格的标准,强化最严厉的监管,启动最严格的问责,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前端的源头把控,尽最大可能降低污染,保障原材料安全。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并就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健康产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张崇和表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轻工业可以大有作为。在推进轻工业发展中,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十九大报告精神,创造性地做好轻工业服务大众、服务民生的工作。
    最后,张崇和表示,一定会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式,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向中央看齐,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和要求,努力做好联合会各项工作,大力推动全国轻工业转型升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把轻工系统的各项工作引导到十九大精神上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李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