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工美行业的中流砥柱,是引领手工艺产业振兴发展的中坚力量。国大师作品底蕴深厚,精美绝伦,代表了行业顶尖水平。为展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风采,弘扬中华传统手工技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正式启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宣传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线上云展等多个平台,长期展示宣传国大师经典代表作品,讲述大师创作生涯和作品背后的动人故事。

袁嘉骐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4荣获国务院政府津贴、1996年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当选为第五届、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四十多年来专心琢玉,并将诗、书、画、文学等元素融入玉器,用大美学提升玉器的艺术品位,其作品多次获国家级金奖。他赋玉石以生命,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神奇的玉器艺术境界,给人一种东方隽永的神韵。

作品简介

名称: 日出而作

创作于2011年。 规格: 长66厘米 宽18.5厘米 高18厘米 材质:和田玉
2013年获“国信·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作品通过诗中意境,生动地塑造出日升月落,春种秋收的出工场景。画面中那纯朴善良,勤劳的农民,那简单,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是自然,人性之本的想往与回忆。靠劳动获得简单,安逸的生活是大美的生存方式。在现实的当下,面对破坏生态,透支资源,透支身体而获取的浮世繁华,使我们又常常期翼与追寻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低碳环保的幸福生活....... 。

袁嘉骐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热爱绘画的他,很早就展现了艺术方面的天分。1975年,湖北工艺美术厂招工,对艺术十分热爱的袁嘉骐开始了玉雕生涯。天分不错的袁嘉骐很快在同期进场的100名青工中脱颖而出。1978年,在全国工艺美术大展上,袁嘉骐的作品《嫦娥奔月》成为全省唯一一件入选作品。借此机会,他也得以留在北京,跟随国家级玉雕大师王树森、王得龄学艺。

年底,学成归来的袁嘉骐开始琢磨自己的汇报作品。在玉雕界,最难雕的就是玉雕链子,工艺精巧,纤细透剔,堪称绝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怕困难的袁嘉骐找来一块约1公斤的绿松石,决定做一个玉链。

武汉的冬天风特别冷,袁嘉骐穿着军大衣,手拿冰冷的工具,经过20多天日夜加班,熬了好几个通宵,一口气做出了40多个环环相扣的玉链。在当时的国内,能做到十几个链子就已经算是顶级了。

这件作品拿到北京后,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北京外贸公司也以2万5千元的高价收购。那个时候,袁嘉骐的工资一个月仅有24元,2万5千元足够厂里全部工人约一年的工资。

袁嘉骐曾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但由于厂方舍不得放他这棵“摇钱树”而告吹。1981年,他又考入湖北省艺术学院,师从著名雕塑家刘政德教授学习雕塑。在玉雕大师中,他是受过系统高等美术教育的其中一位。

四十年来,袁嘉骐与美玉之间是一种互相成就的天机因缘关系,他的价值在美玉中闪耀着光泽,使其瑰丽不朽。

他的玉雕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以人物为主的情景交融的大型作品,充分体现了诗画意境、天人合一、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风格。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炎黄子孙的神彩,中华民族宏伟的气魄,都凝注于这些呼之欲出的艺术生命之中。

年复一年,袁嘉骐心无旁骛地沉醉于琢玉艺术之中,每一件作品的问世都饱含着激情,张扬着鲜明的艺术个性。袁嘉骐说,他将义无反顾沿着这条艰辛的琢玉之路走下去,将自己奉献给一生所钟爱的玉雕事业。

名称:《残阳如血》

创作于2011年 规格:45.7厘米 ×12厘米× 7厘米 材质:和田玉. 入选2016“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二0一一年正值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当时就想到利用这块珍爱了十几年的太阳红戈壁玉来创作“娄山关大捷” ,这玉中特殊的色泽及内在的精神与诗中意境最为吻合,我采用全景式的构图并利用戈壁玉中天然色彩俏雕出“残阳” 与“战旗” ,那是一片战火中绚 灿至极的残阳,那是血染倚天红的战旗。在战火烧成焦土的火焰中,重点塑造出红军战士无坚不摧,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浩然壮歌,他们是震天撼地的英雄。他们是永垂不朽的历史丰碑。 玉是最好的艺术载体,用玉来记录历史是可以传承千万年。希望千万年后,通过这件玉雕作品来考证这段“娄山关大捷”历史。

名称:大爱如天歌

创作于2007年 规格:长61.5厘米 宽16.2厘米 高22.5厘米 材质:和田玉 2011年获“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作品以中国流传久远而深厚的观音文化为背景,创造出了一个史诗般宏大唯美的观音出行仙境,表达了观世音慈悲为怀的博大精神。众仙人物静穆庄严、飘逸生动,展现出大美无极,大爱无疆的精神内涵,正可谓:“神游四方皆自在,甘露普洒慈源长。大爱如天千秋颂,佛光护佑万万年”大有德化古今,大觉有情的境界。 作品选用一块极品和田玉原料,加之精湛技艺,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玉雕的神奇艺术世界,赋美玉以生命,给人们一种东方文化隽永的美感享受。

名称:大雪满弓刀

创作于2014年 规格: 长25厘米 宽9厘米 高17厘米 材质:和田玉. 2015年获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金奖。 作品根据诗中意境所创作: 月黑雁飞高 , 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 , 大雪满弓刀 。 ―唐.卢纶


名称: 《土地、阳光》

创作于2016年 规格: 22.5厘米 ×5.2厘米 ×22厘米 材质:和田玉. 入选2018·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牧童沐浴阳光、骑着耕牛行进在满满收获的归途中。 作品巧妙保留玉石中天然皮色,不加修饰,更凸显金灿灿的泥土味中映衬出浓郁幸福的丰收乡情。

更多作品欣赏